易铁
反对传销....其实差不多就是反人性,反人类。QQ、微信、邮箱、QQ群都是157850425,微信公众号传神渡chuanshendu,微博http://t.qq.com/hexiechuanxiao
文章数量:157
点击人次:1904668
- ·我的日志(146)
- ·2020年12月
- ·2020年02月
- ·2019年01月
- ·2018年11月
- ·2018年08月
- ·2018年03月
- ·2017年08月
- ·2017年03月
- ·2017年02月
- ·2017年01月
- ·2016年10月
- ·2016年09月
- ·2016年05月
- ·2016年04月
- ·2016年03月
- ·2016年02月
- ·2016年01月
- ·2015年11月
- ·2015年10月
- ·2015年08月
- ·2015年07月
- ·2015年06月
- ·2015年03月
- ·2013年10月
- ·2013年08月
- ·2013年07月
- ·2013年05月
- ·2013年04月
- ·2013年01月
- ·2012年12月
- ·2012年11月
- ·2012年10月
- ·2012年08月
- ·2012年07月
- ·2012年06月
- ·2012年03月
- ·2012年01月
- ·2011年07月
- ·2011年06月
- ·2011年05月
- ·2011年04月
- ·2011年03月
- ·2011年02月
- ·2011年01月
- ·2010年12月
- ·2010年11月
- ·2010年09月
- ·2010年07月
- ·2010年06月
- ·2010年05月
- ·2010年04月
- ·2010年03月
- ·2010年01月
- ·2009年12月
- ·2009年11月
- ·2009年10月
- ·2009年09月
- ·2009年08月
- ·2009年07月
- ·2009年06月
- 【原创】 缺乏智慧的监管,刺刀见红的直销
-
我的日志
大环境在拉动内需,刺激消费。很多无知的直销人传销人把这种指引性宏观调控的政策,直接嫁接到人际网络的操作层面,于是诞生了诸多消费就能赚钱的模式和理论,大部分均以消费资本论为理论基础(“直消”)。讲师们的幼稚“误”性,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。
谈宏观调控,谈经济学,理论吃的再透,到最后还是要结合实际。很多“政策”本身就是带有尝试性质,具有一定的不可预见性,制定政策的职能部门其良好的初衷,并不一定会达到初衷。而现实环境中的实践,则是检验理论正确性的不二法门,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。
在实践中,不论直销与“直消”,都是以人为本去操作,都是依托系统团队发展,那么群体心理因素,就是不可回避的实质问题。这个问题如果没有预见性,盲目摸着石头过河,淹死的人不会是网头(他们是百折不挠的小强),是他们身后大量的盲从者。
对职能部门的角度来说,大面积受骗上当的传销底层人群,可能蕴含的群体不稳定因素,以及公众对政府公信力的质疑,各种负面情绪的积累,就是火山下那些看不见的熔岩暗流,火山爆发及其伴随的火山灰、火山地震,修复的时间则不是三年五载。因为地震波及的不仅仅是直销行业,而是整个社会,这不仅仅是直销监管的问题,是社会问题,怎么能还如此掉以轻心。
原始的直销,精髓来自于强化的基层销售行为,而形成良性机制。直销员可以把好的产品随意销售给任何接受产品的人,以产品为媒介,原始而简单的销售行为,不具备拉人头倾向,是正常商业模式的延伸。而最近泛滥中国的各种网络传销,披着消费资本论的皮,操作着“直消”的方式,甚至如太平洋直购一样提前消费,预支未来利润,用利润预期发展下线这种近似于诈骗的模式,大肆融资(隐瞒变数和风险)。团队计酬本来就是以收益为导向,引导人群进入,放弃团队计酬的诱惑或者变更奖金制度,太平洋直购这样的团伙他怎么可能还有任何销售行为呢?这难道不是一个很简单的群体心理因素吗?
在群体心理中,“直消”模式强调参与者自身消费,以未来利润作为收益来源,或者团队成员自身消费作为整体利润来源,意图以此形成良性模式,以消费就能赚钱这种违背群体心理常识的理论做依托,这与直销的销售对象群体本质有差别,在这个消费与销售的基本点上,不能模糊逻辑,听之任之。我们在这个环节上,首先要认识到的问题在于,是否清清楚楚的了解现在的社会现状,群体心理会在这种模式下,产生出来的东西会是怪胎还是新生事物?这个群体中的骨干力量是否都是老传销分子,这些老传销分子到底会有多大的能量爆发,他的思维到底有多少错误的逻辑,常识的空白?有没有人去分析、研究、归纳整理这个群体中的各种人性因素和群体心理因素。在群体心理的详细调查总结之后,而后做出一个指导性的大纲。
社会诚信及监督体制尚未牢固,就盲目默许其“摸石头过河”,会进一步摧毁本已脆弱的现有诚信机制,是对现实社会环境缺乏系统认识的结果。是否还能颁布一个更为细化、人性化的补充性法规或条款,来调控、抑制可能发生的不良因素。现有的两条例是否可以变更或者更替?
监管直销,因为对高层的监管,其基层的各种乱象,而得以有效遏制。起码没有发生无产品提前销售成习惯的案例,这一点上表明现有的监管机制还是很有效,从大方向上把好了脉,抑制了不良因素。(这种监管思维为什么不能针对那些摸石头过河的瞎子“直消”们呢?)
尽管如此,基于直销基层的各种乱象,依旧层出不穷,各种各样的误导和违规操作此起彼伏,这些操作层面的技术性因素、群体心理因素,我们的职能部门不能直接校正,为什么不能搭建一个平台,用行业协会形式、民间监督形式,发挥草根的智慧去完成呢?想做事情的人太多了,你得给机会给平台。
在互联网,在现实中,直销基层团队,被各种网络传销、集资类传销冲击的一塌糊涂,基层经销商绞尽脑汁抵御传销的腐蚀,甚至直接套用各种传销操作违规打擦边球,不是他们想违规,是他们违规了还拼不过传销,刺刀见红了啊我的领导们。直销公司高层却坐以待毙,害怕打击传销的流弹伤及自己,静等职能部门发飙清理传销乱象,往往还妄想打击传销后自己收编几个团队。怪异至极!
职能部门更奇怪,往往因为这样那样莫须有的潜规则原因,却对各种新的传销模式迟迟不下结论。这么恶劣的生存环境,直销如何能健康有序?到底还缺乏那些智慧去引领这个庞大的人群走向?
如果再不及时制止这种苗头,摇摆机导致的异地传销的“特色现象”,很可能再一次上演,看看现在蹦出来了多少个电子商务盘吧。继续拖延,治理的成本也会几何倍增。
群体心理中,人群的盲从性,所导致的各种匪夷所思的中国特有现象,更多时候应该舍弃直销思维、监管思维,从社会管理和群体心理角度分析,请职能部门多多斟酌!
-------------
不违规吧!
赚钱难,
抢人难,
拼不过传销,
违规了吧!
还是拼不过传销,纠结
违规了有人罚款,更纠结………
传销却有各种各样的脱身之道,
纠结致死……………
里外不是人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
2011-06-17 14:42:54
嘿嘿2011-07-05 05:36:39
很同意楼主的观点,的确是这样,一个在中国变了形的行业,一个让人走爱恨两极端的行业,一个自欺欺人的行业,一个浮躁膨胀的行业,一个国家都不想管的行业,一个人人都是老师专家的行业,一个培养疯子与难民的行业,一个永远没有失败的行业,一个说了真话就要被骂的行业..(加851138978交流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