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【原创】 葆婴优莎娜 你连喝水都不会
-
我的日志
【导读】
在日常生活中,你可能会为吃什么饭绞尽脑汁,却很少为喝什么水煞费心思。大多数人觉得,喝水是件再简单不过的事,拿起杯子“咕嘟咕嘟”一杯水下肚不就完了吗?
其实,喝水的学问远不止这些。喝水时间、量多量少,都会对健康产生重要影响。再加上如今工作节奏快、人们生活习惯改变等,很多人长期处于缺水状态却浑然不知。为此,《生命时报》采访多位专家告诉你身体缺水有哪些信号,并教你在对的时间正确喝水。
95.3%的人不会喝水
“忙了一天,一口水都没喝。”在北京某会展公司工作的小宇向《生命时报》记者抱怨。他每天要辗转多个地方进行工作,“根本顾不上喝水,要喝也是在外面买瓶饮料。”
一直在电脑前办公的张丽平时喝水也很少。“饮水机离得远,接水太麻烦。我一般就是早上接一杯水,渴了喝一小口,到下班正好喝完,还不用常跑卫生间。”
对于以上两个事例,北京保护健康协会健康饮用水专业委员会会长赵飞虹感叹:“他们喝水的方式都不对,身体肯定处于缺水状态。现在的上班族喝水太少,老一辈都是拿着大搪瓷缸,一天至少4大缸。”
此外,很多人喝水的方式也有误区,比如饮水机从来不洗;自来水一烧开就喝;喝千滚水;用饮料代替水;不渴不喝水等。
据赵飞虹参与的《中国水与生命质量认知调查报告》显示,有95.3%的人不会喝水;65.9%的人渴了才会喝水;定时定量规律喝水的人只有4.7%。久坐不动、经常熬夜、大运动量的人群,更容易出现缺水的状况。
缺水从头到脚伤害你
不少人认为,缺水就是口渴,喝几杯水就能缓解。对此,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专家沈雁英表示,身体缺水还和许多常见疾病息息相关。
人的脑部有75%是水,缺水第一个影响到的就是脑,水分太少,会让人感到疲劳,反应迟钝。《人类大脑研究杂志》最新研究表明,青少年的大脑在缺水状态下会出现萎缩现象。若是长期或严重缺水,则有可能损伤认知能力。
人主要靠肠道吸收营养。一旦缺水,肠道后半部分的蠕动就会减缓,水分被肠道吸收,排泄物就会失去水这个润滑剂,堆积于体内,从而导致便秘。
很多人认为尿液是人体的“垃圾”,它能够带走尿素、尿酸等多种“毒素”,也能帮助冲刷泌尿道,防止尿路感染和尿路结石。如果喝水太少,没有足够的尿液及时将细菌带走,就会增加尿路感染的风险。
北方地区,很多人在干燥的春、冬季会出现皮肤干痒等问题。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杨淑霞表示,这是由于空气干燥容易带走皮肤表面的水分,皮肤的屏障功能减弱而导致。
充足的水分有利于营养素在体内的吸收和运输,可及时将代谢物排出,便于血液循环。如果缺水,体内新陈代谢容易发生异常,加上其他不良生活习惯,一些慢性病容易找上门来。此外,肥胖、肾脏疾病、过敏以及一些精神类疾病也都与缺水有关。
好好喝水能防病
正确喝水不仅能促进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,还能够防治疾病。
阻塞的动脉像堵塞的下水道一样,妨碍了心脏与身体的血液交换,多喝水有助于动脉的通畅。
美国科学院总结,当心脏供水不足时,血液循环会不太顺畅,导致人体感到疲劳,而疲劳正是心脏病患者发病前常有的征兆。
喝水可以增加排尿、排便次数,把可能刺激膀胱黏膜、结肠的有害物质,如尿素、尿酸等排出体外。
喝水记住5个数字
如何判断自己身体是否缺水呢?《生命时报》综合美国“福克斯新闻网”的报道,总结出身体缺水的十大信号:口腔干燥、舌头肿胀、小便深黄、便秘、皮肤缺乏弹性、心悸、肌肉痉挛、头晕疲惫、感觉过热、没有眼泪等。
如果你发现自己已经出现这些信号,就要注意一下了。在生活中,专家建议牢记这5个数字,让身体喝够水。
中国营养学会荣誉理事程义勇教授表示,2000毫升是人体一天所需要的水分总量,食物中可提供很大一部分,成年人每日需饮水至少1200毫升,也就是两瓶矿泉水。
这是水进入全身细胞的时间。掌握好后可进行自我调节,比如饭前半小时喝水,有助于消化。
25-37℃的水对人体健康最有利,太凉或太烫的水都不适合长期饮用。
人体每天须排掉1400—1500毫升的尿量。膀胱每次的储存量大约是200—300毫升,因此,每天去5—7次洗手间,才表示喝够了身体所需的水分。